首页 > 时尚 >

架起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海客话中国)

2023-07-05 05:52:2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达西安娜·菲萨克近照

1978年,菲萨克(前排右一)与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在长城。


(资料图片)

西班牙语版《围城》

西班牙语版《家》

巴金赠送给菲萨克的亲笔签名。

西班牙中国问题专家安德烈斯·埃雷拉在他的文章中曾这样写道:“上世纪80年代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西班牙关于中国的研究并不充分,高校对中国研究的热情尚未觉醒,有限的进步往往是由某个具体项目或个别学者推动。西班牙当代汉学的起步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其中就包括马德里自治大学1992年成立的首个东亚研究中心及其领导者——达西安娜·菲萨克。”

如今已是花甲之年的菲萨克始终保持传播中国文化的虔诚之心,凭借日复一日的严谨治学、系统研究、大胆创新,终将热爱发展为专业,为西班牙当代汉学发展提供了难能可贵的路径、经验。2012年,她获得第六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而这背后承载的是中国与西班牙建交50年来,她为两国文化交流事业做出的巨大努力。

随西班牙国王首次访华

1960年,达西安娜·菲萨克出生于西班牙马德里。父亲是颇有名气的建筑家,曾于上世纪50年代因公过境香港,并在短暂的东亚之行中洞悉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极富远见地对孩子们进行了中文启蒙,这在当年的西班牙绝对是先人一步。菲萨克回忆说:“我大概是从六七岁起学习中文,十一二岁时父亲便邀请台湾博士留学生驻家,为我的中文学习创造条件。待到中西建交之初,父亲通过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为我找中文老师。十七八岁时我对普通话已经有了一定掌握,学得也更认真了。”

1978年,未满18岁的菲萨克迎来人生中第一个高光时刻——作为当时西班牙国内稀缺的汉语人才,她参与了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的首次访华,为西班牙埃菲通讯社的记者们做翻译。这是中西建交后两国领导人首次会晤,也是西班牙迈向民主化和中国改革开放前夕双方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次交往。很少有人知道,西班牙媒体对中西两国高层互动的第一次报道,离不开这位懂中文的马德里姑娘的大力协助。

此后,菲萨克应邀再次来华短暂工作和生活。在各类活动中,她走近中国文化界,结识了巴金、钱锺书、杨绛夫妇以及一大批青年作家,其中包括当时年仅29岁的铁凝和32岁的莫言。她回忆说:“变革中的中国复杂多样。从知识分子那里,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人的思想转变。”1981年,菲萨克与其老师合译完成的西班牙名著《小银和我》节选发表。3年后,该书全文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付梓出版。

菲萨克并不仅仅停留在翻译工作上,她有着更高的追求。1985年,菲萨克进入汉学传统悠久的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师从意大利汉学家高察专攻中国语言文学。其间,她弥补了文言文水平不足的短板,越发意识到,要了解当代中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必不可缺。也正是从那时起,她更加投入地参与到中国现当代文学译介之中,为推动中西文坛学界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译介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直以来,菲萨克都以结识中国作家为荣。她曾给巴金写信,申请翻译长篇小说《家》。她在中国和西班牙多次面见钱锺书、杨绛夫妇,这对朴素而有修养的学者伉俪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她有机会翻译《围城》。她一直与中国作家保持联系,翻译了铁凝等作家的中篇小说,鲁迅、高晓声、毕飞宇、苏东、曹文轩等作家的短篇小说。

在菲萨克看来,中国现当代文学代表了希望,其被世界普遍接受和认同的根本原因并非个别译者的推动,而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自身的发展。她认为,自上世纪开始,中国文学慢慢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条道路既不是单纯的继承传统,也不是简单地汲取西方的写作方法,而是把中国传统的写作经验和世界现代的写作方法融合在一起,有效扩大、提升了中国文学在世界的影响范围和力度。众多优秀作家、作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闻名于世的先决条件。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有这么多的作家。他们非常开放,也十分了解世界文学,好作品一部接着一部,仅此一点,就足以让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确立自己的地位。

通过菲萨克的译介,中国内地现当代文学作品第一次摆进了西班牙书店,打破了早年中文作品西语译著集中于古代典籍的局面,西班牙读者终于有机会透过中国现当代文学,了解与他们同处一个时代的中国社会和中国人。如今,《家》已在西班牙出了几版,《围城》重印后也已售罄,这都证明了好作品永远不缺读者,文学经典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菲萨克坦言,当前中国作品在西班牙出版的最大障碍不是作品的问题,而是许多出版社迫于经济压力,无法坚持文学标准,单单通过一些英译本的销量传闻就决定要不要发行。实际上,作品的水平与有没有英译本、英译本好不好并无关系。菲萨克呼吁西班牙出版商更多关注在中国占主流的好作品,她相信十几亿中国人民挑选出的好作品,也一定能在世界各地引起广泛共鸣。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西文学、文化、翻译、出版界交流互动,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夕,菲萨克通过西班牙国际展览局邀请陈众议、劳马、周嘉宁、张悦等中国当代作家赴西旅行。当年,菲萨克陪同西班牙国王访问团埃菲通讯社的记者们行走中华大地;而这一次,她陪着几位中国作家从北到南走遍了西班牙6座城市。

旅行结束后,菲萨克将作家们的稿件逐一翻译,结集出版了中西双语版的《西行西行:中国作家西班牙纪行》。她说:“文学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也是让我们观察他人、反思自己的一面镜子。”

推动两国年轻人交流

上世纪80年代,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巴塞罗那自治大学、马德里自治大学先后引入了中文课程,但作为西班牙首都的马德里却迟迟未能形成当代汉学学术基地。自上世纪90年代起进入马德里自治大学任教后,菲萨克一直大力推动建设中文和汉学相关学科,努力弥合西班牙停滞了近两个世纪的汉学发展。在多方协调努力下,马德里自治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终于在1992年正式成立。与另外两所大学侧重翻译的中文教学传统不同,马德里自治大学侧重区域国别研究,致力于打破汉学、中国学相对独立的研究壁垒,开展东亚国家视角下的教学与科研,注重开展涵盖中、日两个代表性国家的国际学术交流与互动;科目设置也不局限于传统的汉语语言和文学,而是囊括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内容,形成多语复合、学科交叉的教研特色。

在菲萨克的带领下,马德里自治大学东亚研究中心走过三十余载,现在已发展成为西班牙汉学家培养的核心重镇。中文及汉学教育全面融入本硕博三级学制,师生来源日益多样,反映出西班牙汉学和中国学研究朝着学科化、专业化、国际化方向不断迈进。如今,从这一开放包容的教研环境中走出来的21世纪汉学家们又在反哺并推动母校东亚研究专业进一步发展,形成一支时代化、年轻化的当代汉学队伍。菲萨克说:“东亚研究中心教职人员的特点体现在他们国际化的培养经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推动东亚研究项目的热情,我为身为他们中的一员感到荣幸。”

除学术成果外,菲萨克认为东亚研究中心建立以来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中西高校合作的不断增加。这是文化的沟通、教育的沟通,更是年轻人的沟通。这里的每届学生都很希望能获得机会赴华交换一段时间。伴随中国各领域快速发展,赴华学习中文学生的专业背景也日益多元。

几年前,菲萨克曾推荐一名物理学专业学生赴华留学,如今这名学生已是牛津大学的一名教授。她告诉菲萨克,在中国的留学经历帮助她建立起职业生涯与中国的联系,对其参与国际科研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跟随西班牙国王初探中国,到译介中国文学;从带领中国作家完成西班牙纪行,到引导一批又一批西班牙青年认识、了解和热爱当代中国,菲萨克架起了中西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也给更多有志于此的人们提供了榜样的力量,让大家在彼此鼓励中开启中西交往下一个五十年的崭新篇章。

(周思蕊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

本文配图均由受访者提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7月05日 第07 版)

上一篇 下一篇
x
要闻
动态
精彩推送